![]() |
|
![]() |
![]() |
![]() |
![]() |
![]() |
全線雙線供水備援 北市用水更穩定 加壓系統創新節能操控 年省電費250萬元北水處推動轄區雙線供水備援計畫工程,柯市長於8月3日主持大度配水池加壓站及關渡線輸水幹管的啓用,讓士林、北投區正式納入雙線供水範圍,除達成北市全面備援外,並滿足北投士林科技園區、關渡平原及社子島未來開發用水需求,也供應淡海新市鎮用水無虞。
另北水處說明士林、北投區位於北市管線末端,當地雙線供水需以階段性方式完成,將水由位於新生公園之大同加壓站北送至關渡平原,在中央與地方支持下,建置容量2.5萬噸的大度配水池加壓站在今年5月完工,並導入三種加壓系統操控模式,將可節電30%,預估全年可省約250萬元電費,更改善北投及淡水因離水源較遠,停水再復水約需8小時之窘境,現可提前4小時復水,有效降低等待時間。 |
||
![]() |
![]() |
|
![]() |
![]() |
![]() |
直飲台飲水安啦!自來水充分消毒、定期檢驗, 水質安全有保障一、推動自來水直飲北水處責無旁貸自來水本來就是安全的飲用水,直接飲用自來水,不僅可減少瓶裝水塑膠瓶的廢棄量,更是衡量一個城市現代化進步的指標。推動自來水直飲,是北水處責無旁貸的使命,不僅是對市民的承諾,讓大家用得方便,喝得安心,使臺北市成為國際一流的城市。推動自來水直飲從公共場所開始著手,主要在公園、捷運車站、學校、機關及運動場所等地點設置直飲台供民眾使用,也針對大型指標性活動如2016年設計之都、2017年世大運場館及臺北元宵燈節等進行輔導與推廣,並優先選定公共建物及集合住宅輔導健全用水設備,以確保用戶龍頭水水質也能符合直接飲用標準,採循序漸進方式全面展開。 二、自來水直飲的好處 自來水直飲可以節省民眾用以煮沸的能源、裝設淨(濾)水器、耗材與維護及購買瓶裝水的費用。學校實施直飲,將可免除學童自家裡攜帶水壺或購買礦泉水的負擔,也節省學校每年維護飲水機設備的龐大經費;公共場所自來水可直飲,提供民眾更輕鬆、方便、零負擔的飲水服務,故實施自來水直飲是安全衛生、方便、經濟又環保的措施。 三、北水處為水質安全把關 臺北地區擁有水質優良的新店溪水源,自原水取水、整個淨水流程,到輸配水管網的水質,均以水質電腦監視系統24小時連續嚴密監測,隨時掌握水質狀況,提供民眾安全穩定、衛生可口、適合直飲的自來水。另為確保直飲安全與品質,北水處有計畫定期對水源、淨水場、供水區管網代表點、直飲場所等進行水質採樣與檢驗,檢驗項目高達139項,檢驗結果除不含病菌外,民眾所關心的農藥、重金屬、三鹵甲烷、以及環境賀爾蒙、塑化劑等新興污染物,均為檢測不出或遠低於國際及我國飲用水水質標準限值,水質純淨而優良。此外,北水處目前管線平均年汰換率2.6%,超越國際自來水協會(IWA)所建議管線年汰換率1.5%標準,可確保供水管網的水壓及水質之穩定。 四、直飲台喝水安全無虞,即時查詢直飲台水質及維護狀況 目前北水處於大臺北地區裝設約589座直飲台,提供直飲服務,每座直飲台均有專責之管理單位,為確保直飲台飲水品質,管理單位需落實自主維護管理作業,包含每日清潔台面及每週檢測餘氯2次,另北水處定期檢驗大腸桿菌群及直飲台水源水質,地方環保主管機關也不定期進行水質抽驗。歷年來檢驗結果,水質均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安全無虞,可安心飲用。另為公開水質資訊,民眾可以掃描直飲台上QR CODE ,可連結查詢所在地直飲台的水質檢驗及設備維護紀錄。 五、自來水中所含氯及三鹵甲烷,直飲是否會影響健康? 在自來水處理過程中會加氯消毒,並於自來水中維持適量的餘氯量,目的是為了確保在輸送過程中的水質安全,不會滋生病菌。自來水中添加之氯量極低,只在0.4~0.6 毫克/公升 左右,對人體是無害的,水中的氯容易揮發及為光所分解,於照光或未加蓋情況下,很快即可消散。 水源若遭污染情形下,原水於淨水處理加氯消毒過程中,所生成副產物─三鹵甲烷才是致癌性物質,北水處對此一問題相當重視,早已持續進行檢驗監測,歷年來檢驗結果顯示,北水處供應的自來水三鹵甲烷含量均小於10ppb,遠低於歐、美、日等先進國家及我國飲用水水質標準限值(80ppb),對人體健康影響之風險微乎其微,民眾不必擔心,可安心直接飲用。 六、家中可否直飲 民眾住家只要用水設備完善,並每年委託水池水塔清洗業者清洗維護水池水塔,即可放心直接飲用自來水。 因應颱風高濁度相關應變作為汛期來臨前,北水處已建立「因應颱風高濁度相關應變作為」,辦理以下汛期濁水因應措施:一、建立自來水上游監測計畫 (一)北水處持續強化既有新店溪水文、水質資訊系統,主要擷取氣象局及翡翠水庫、臺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十河局等上游單位之雨量、濁度及流量等資訊,做為北水處取水運轉參考。 (二)由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建置「新店溪上游流域災害監測預警系統」,提供即時的監測及預警情資,供相關單位於應變決策時的參考。目前已介接各單位既有資料展示在NCDR既有平台供使用。 (三)105年於南、北勢溪會流處,翡翠一號橋頭警衛室下方裝設「南勢溪濁度偵測系統」,派員實測南勢溪濁度,可為下游淨水場爭取約1小時應變時間。〔詳閱內文〕 |
颱風來臨,北水處請您一起做好準備為了因應颱風來襲,北水處已經做好各項供水設施整備工作及緊急供水調度計畫。但是近年來南勢溪上游區域,常因豪大雨而導致土石崩塌,造成南勢溪的溪水混濁,尤其在颱風期間風大雨大,造成溪水濁度急遽大幅上升,倘若溪水濁度超過淨水場最大處理能力6000度時,就可能會有暫時停水的情形;所以在颱風期間一定要提早儲水備用,並且要節約用水。 為了服務颱風期間供水即時資訊,北水處的網站會開設「颱風專區」,可以更方便查詢供水狀態、取供水站開設地點等相關資訊。颱風期間只要在專區輸入住家地址,就可以查詢到住處是否位在減壓供水、停水的區域,若北水處發布停水消息,請務必要關閉抽水馬達的電源,以免空轉導致損壞;另為因應颱風期間原水濁度過高導致停水,在供水轄區會適時開設 21 處緊急取水站,並搭配水車及架設臨時供水站的方式,提供停水期間基本的民生用水,另北水處特別與臺北市124所公立學校簽約合作,利用學校現有的水池、水塔、水龍頭等設備,亦可方便提供市民取水服務。有關學校供水站及緊急取水站的分佈、地點及開設狀況等資訊,都可以在北水處官網的颱風專區裡查詢,也可以直接撥打北水處24小時客服專線:(02)8733-5678詢問。 當北水處恢復供水時,建議先檢視住家水池、水塔內部情形,避免因底部沈積物過多,恢復進水時擾動底部沈積物而造成水濁,另開啟抽水馬達時可以先進行空氣排放,以免空氣阻塞影響正常進水。若蓄水池已遭水淹沒過,應先將蓄水池內部的自來水抽乾,經洗刷潔淨後,再進行適當消毒,才可繼續蓄水使用。也可直接洽詢北水處推薦的優良清洗廠商服務,廠商名單可由北水處網站查詢。 建物自來水檢驗技術革新-以ICT工具提升品質及效率根據2017年4月內政部營建署最新房價負擔能力報告指出:北市民眾平均得不吃不喝得花15.47年、新北12.7年才能買房,因此對於新建築物中各項設備施工品質及查核把關,顯得更為重要。北水處依據自來水法第50條規定,必須負責臺北市全區以及新北市部分區域建築物自來水設備設計圖的審查及供水交屋前現場的檢驗工作,其中檢驗業務除了涉及民眾用水品質把關作業外,更因為檢驗的結果與建商取得使用執照、供水時程、交屋程序等等…後續龐大的商業權益問題息息相關,所以北水處於105年度將檢驗業務正式回收自辦,不再委託民間專業團體辦理,並且積極研擬有效的管理方法來提升檢驗單位的公信力及行政效率,以及保障用戶用水設備的合理性,希望透過有效的管理來為民眾的用水品質把關,積極推動台北好水直飲,邁向現代化城市。 北水處在105年檢驗回收自辦初期,承襲了以往委外專業團體實施多年的傳統檢驗法,換句話說也就是以傳統人力及傳統工具來進行現場檢驗的工作。在實務上,經常會發生工作安全問題,以及人力無法充分運用、導致排案時間缺乏彈性、用戶等待檢驗時間過長,恐怕會影響北水處整體行政效率等等的問題。北水處為了尋求完整的解決方案,決定將現場檢驗作業導向全面智慧化,打破傳統的束縛,利用ICT科技來替代傳統人力,藉此來提升檢驗單位的行政效率及用戶服務品質。而所謂的ICT,它的英文全名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以字義來看,指的就是資訊科技及通訊科技的整合運用,對於該如何應用ICT工具來達到現場檢驗智慧化,北水處提出了2個解決方案:(一)首先導入通訊科技來改良試水作業-視訊化試水作業,使用新方法後,將打破傳統多員試水模式,1名檢驗員即可完成所有的檢驗工作,檢驗人力可以靈活的運用。(二)打造檢驗行動辦公室-現地檢驗數位化-檢驗員為第一線人員,須長時間面對市民,現地檢驗全面數位化後,除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強檢驗品質、提升便民措施外,所展現的專業形象,更可以有效的為企業形象來加分。另外,為提昇「利用即時視訊錄影設備輔助試水作業」之便利性,北水處針對習知作業方式所存在之問題點開發「可攜式工程視訊錄影專用架」,可將檢驗時所應用之「動態即時監看設備(包含視訊及錄影設備、照明設備及行動電源等)」全部集中於本專用架,便於攜帶,其功能性除有利於整體檢驗作業外,亦能滿足市府各項工程現地即時視訊錄影需求。為利此作業方式之有效執行,不受外在因素干擾,北水處將此「可攜式工程視訊錄影專用架」申請新型專利,並於106年8月1日取得專利證書。整體而言,新檢驗法的具體實施,已經開創了北水處與用戶兩者互利雙贏的新局面。 |
運用智慧水管家自主管理用水智慧聯網技術快速發展,臺北邁向智慧城市,北水處自2015年起,率先協調大用水戶設置智慧水表,至2017年底共完成1,800栓安裝。由於每月用水超過千度用戶僅占北水處全部用戶的0.19%,用水量卻高達轄區用水量的25.96%,是必須作好用水管理的關鍵用戶,為避免發生不易查察的用戶內線損壞或漏水,造成大量水資源耗費,將每月千度用水戶納入優先安裝智慧水表及輔導自主管理用水之對象。 為推動大用戶共同參與用水管理,除了主動安裝智慧水表以外,於2018年起提供隨點即查的智慧水管家系統平台 ,用戶可自行設定用水異常警示條件,由系統主動發送簡訊或以電子郵件通知相關人員,並利用時間區間的用水量分析及週期用水趨勢,及早察覺異常用量與發現漏水,減少水資源的流失。最終推動目標則是運用智慧水表主動傳輸用水量特性,協助業者建構商業模式,藉由提供大臺北地區的智慧水表聯網試煉場域,吸引更多業者投入開發,加速國內水表廠商電子水表發展進程,創造大規模的自動讀表經濟,降低建置成本,讓智慧水表聯網服務普及居家生活。 北水處運用智慧水表聯網輔導大用戶發現異常用水經驗,已彙整案例電子書,提供用戶自主管理用水及異常處理參考。連結網址:https://twd.water.gov.taipei/www/download/電子書.pdf 自來水園區臺北親水節COOL玩一夏北水處每年在自來水園區舉辦臺北親水節,希望在暑假期間提供青少年及親子家庭一個健康的戲水休閒場所,今年的臺北親水節於6日30日至8月31日間舉辦,除了既有的水鄉庭園與景觀池外,為了讓大家都能享受不同樂趣,特別在噴泉庭園區增設富含韻律感的噴水廊道,搭配原有的清涼水柱,適合爸爸媽媽與小朋友一起互動遊玩,是小小朋友另一個最愛的戲水空間,也是親水節期間限定的戲水區域。 在設施之外,親水節期間的活動也十分精采,今年度特別與財政部臺北國稅局合辦開幕暨統一發票推行租稅宣導活動,不但有泰雅薪傳藝術表演、奇幻魔術表演SHOW及豐富的有獎徵答及摸彩等舞台活動外,開幕當日更邀到柯文哲市長與熊讚一起到場與小朋友同樂,吸引萬人入園參與,熱鬧無比;此外,為呼應8月原住民族日,親水節期間也於8月4日、8月11日及8月18日等日,舉辦3場原住民文化系列活動,並由臺北市原住民藝術團在現場為大家呈現太魯閣族、泰雅族、魯凱族等多種不同類型的原民特色表演,搭配現場互動、原民美食及技藝產業攤位,讓大家在玩水之餘,也能感受原住民樂天知足、慶典豐收的喜悅。 雖然暑假過了,但秋季的自來水園區也別有一番風味,除了有小觀音山的自然林相美景外,還有生態步道供民眾健走休憩,加上緊鄰的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及河濱自行車道,提供多面相不同選擇,歡迎闔家出遊休憩。詳細票價、營業時間及活動內容,歡迎洽北水處客服專線(02)8733-5678或園區管理中心(02)8369-5104詢問,亦可參考自來水園區網站https://waterpark.water.gov.taipei了解。 六龜區公所至臺北自來水園區交流水資源環境教育臺北自來水園區於101年2月6日通過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積極辦理環境教育推廣工作,104年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評鑑合格,並於106年展延通過;自101年迄今,環境教育中心已培訓5期環境教育解說員(志工),持續致力發展環境教育主題課程及活動,針對不同的參加對象提供活潑、豐富且多元的課程內容。 臺北自來水園區環境教育中心於107年8月接待遠道而來的六龜區公所嘉賓,嘉賓雖在炎熱的假日來到臺北自來水園區,經由解說員對自來水博物館的導覽,不僅了解臺北自來水的前世及今生,也透過雙方彼此對水資源環境教育理念的交流,日後更可以向民眾清楚宣導及傳達水資源的重要,期盼大家從日常生活中去力行惜水、節水的行動。 豐富且多元的課程,歡迎大家來體驗,相關課程請洽臺北自來水園區環境教育中心(官網https://twpeec.water.gov.taipei或電話02-8369-513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