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好水電子報第22期
第 22 期(105.3.10 出刊)
開新視窗-北水處首頁 開新視窗-訂閱或取消 開新視窗-歷史資料 開新視窗-聯絡我們
好水知透透 好水生活專欄 好水報馬仔

用自來水煮飯會致癌嗎?

  民眾在電視、網路或購物台上,偶會聽到不要用自來水煮飯,或者不能用自來水洗米、洗蔬果等,捏造自來水中的氯有毒、會致癌等行銷話術,這些訊息常來自淨水器業者,以誇張或不實內容來行銷產品,其實用自來水洗米煮飯或洗蔬果是沒有健康顧慮的,可以安心使用。

  自來水加氯消毒之目的,係為消除存在水中之細菌等微生物;水中適量的餘氯,可持續發揮消毒功能,確保在輸送及儲存過程中水質之安全,我國飲用水水質標準訂定之自由餘氯為0.2~1.0 mg/L,北水處基於口感之考量,採取更嚴格的內控標準,將出水餘氯控制在0.4~0.7 mg/L。氯為揮發性物質,照光或煮沸皆可加速其消散,適量的餘氯對人體無害,更不會致癌。

  簡易檢測自來水氯含量,其中一種使用試劑(OTD),當自來水中的氯與試劑(OTD)作用,會產生黃色氯化合物溶液,此溶液一旦遇到含有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物質,即會被還原成無色溶液,這是一個氧化還原反應,並不是氯被米或蔬果所吸收,淨水器業者常利用顏色變化來誤導民眾。在自然界中植物富含抗氧化劑物質,包含維生素C、維生素E、胡蘿蔔素、蕃茄紅素、葉黃素、 類黃酮及葡萄萃取物等數十種抗氧化劑,而米、蔬菜、檸檬及水果一樣為富含抗氧化劑的植物,因此洗米水、洗蔬果或檸檬汁均會有大量維生素C物質,均可使黃色溶液被還原成無色溶液。此試驗證明顏色的產生與消失,是一種氧化還原反應,不是米或蔬果吸收了氯。所以自來水拿來洗米及蔬果是無害的,民眾可以安心使用。

臺北自來水鉛管問題說明

一、臺北水質合於國家標準 嚴密監測可安心使用

(一)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於97年1月2日修正發布「飲用水水質標準」第3條,自102年12月25日起鉛含量最大限值修正至0.01mg/L,與國際比較已屬嚴格。飲用水水質標準訂定時已考慮人體健康風險及代謝能力,標準值為70公斤重的成人,每天飲用2公升的水,喝了70年後對健康無任何不利影響之最高濃度,故長期飲用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的飲水,其健康無虞。

(二)近日因鉛管問題造成民眾用水疑慮,北水處104年10月起特別對鉛管用戶加強檢測,依轄區鉛管分布路段及區域,共規畫分為600個檢測點,目前已全數檢測完成,檢測結果水質鉛含量均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可安心使用。在鉛管汰換完成前將會持續加強監測水質,確保用水安全。

二、現在及未來鉛管處置方案

(一)雖然水質安全無虞,但鉛管的存在仍會造成民眾心中疑慮,因此北水處已加速管線汰換工作,預計3年內完成轄區鉛管全面汰換。

(二)經由提升施工效率,可於105年底汰換達六成的鉛管、106年底再汰換三成,至於剩餘一成的鉛管,因位於防火巷加蓋、屋內、道路管線障礙處,不易施作,需要更多的協調與施工時間,因此最後一年為困難案件的收尾作業。〔詳閱內文〕

自來水便利直飲經濟又環保

  臺北的自來水取自水質純淨的新店溪水源,經嚴謹的淨水處理流程監控,供水水質已達世界一流水準。北水處為讓臺北市民能與世界一流城市的市民一樣直接享用安全、方便的自來水,計畫於104年至106年輔導120處本市大型公園、大型公共建築、指標性建物及熱門觀光景點等公共場域(如行政中心、運動中心、觀光飯店、知名建物及大型集合社區等)提供直飲服務。

  104年已輔導前述公共場域共計54處場所成為臺北好水直飲建物,並頒發臺北好水標章;105年將賡續輔導公共場域有意願且可改善成為直飲者;至106年全部完成後將有120處公共場域可提供自來水直飲服務,以減少瓶裝耗用落實節能環保,並提升國際形象。

水單加印隨機碼 電子發票上雲端!

  北水處配合財政部修正統一發票使用辦法,自帳單收費年月105年1月起之繳費通知單,繳費後開立無實體電子發票。

  依財政部各地區國稅局推動公用事業導入電子發票實施方案,北水處105年1月起之繳費通知單,會印製一組隨機碼,也就是所謂的載具類別編號及載具號碼,並於民眾繳費後開立電子發票上傳財政部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台存證。民眾無須改變現階段繳費習慣,繳款後只要妥善保存印有載具號碼之繳費憑證即可,無需索取紙本發票。北水處會在下一期水單上列示上期已繳水費之發票號碼,民眾也可隨時上網輸入已繳水單之載具號碼查詢電子發票號碼及中獎資訊。如無法自行上網查詢發票資訊,可撥打北水處24小時客服專線02-87335678,提供水單上之載具號碼,由服務人員代為查詢告知發票號碼。〔詳閱內文〕

春遊賞花不求遠 公館自來水園區群櫻盛開

  臺北自來水園區位於臺北盆地之南,公館商圈樞紐地帶,佔地面積約20公頃,自然環境依山傍水,為臺北自來水的發源地,園內除了有三級古蹟自來水博物館,還有充滿綠色生態的小觀音山生態步道,向來是民眾春節遊憩的好地方,而園區近年種植「河津櫻」、「吉野櫻」、「八重櫻」與「山櫻花」,更廣受遊客好評。其中,自來水博物館周邊所種植53株「河津櫻」,因花瓣較一般櫻花大,花朵呈粉紅色,盛開時花團錦簇,深受賞花者喜愛,今年適逢農曆春節齊聚開放,不但為自來水園區增添浪漫粉色氣氛,更象徵圓滿喜氣,到元宵節期間進入盛開期,吸引眾多民眾前來遊賞拍照。

  而除了粉嫩的河津櫻之外,園區消壓塔還種植有近百株的吉野櫻及山櫻花、八重櫻,也跟著河津櫻的腳步,在2月底陸續綻放,花期持續至3月,讓民眾一次享受不同櫻花多姿態的美麗!

  自來水園區緊鄰捷運公館站,賞花無須煩惱人潮與交通問題,搭乘捷運至捷運公館站4號出口步行僅需5分鐘即可抵達,邀請喜愛櫻花的民眾,快抓住賞櫻好時光,一同到自來水園區共遊粉色櫻花世界!!相關花訊歡迎電洽(02)8733-5678、(02)8369-5104,或至北水處網站http:/www.water.gov.taipei查詢喔!!

假日親子講座暨手作體驗坊「玉米大變身DIY」、「千妍石創意盆栽DIY」及營隊活動「小小解說員」

  臺北自來水園區環境教育中心於1月辦理兩場次假日親子講座暨手作體驗坊,第1場為「玉米大變身DIY」,邀請主婦聯盟講師,從玉米的傳說故事說起,帶著孩子們了解玉米的歷史,從印地安人不可或缺的糧食到現今工業化的零食餅乾,了解市售食品成分中的高果糖糖漿、玉米澱粉等,帶領孩子們發現營養的玉米也可能變成不健康的垃圾食物,最後親子動手DIY製作玉米可樂餅,讓孩子們重新愛上天然健康的玉米美食。

  第2場為「千妍石創意盆栽DIY」,首先讓大家先認識耐旱植物,瞭解其獨特的生長環境及儲水的作用,學習植物共存的條件及正確的種植、養護方式,了解生長介質的種類,最後應用建築常見的廢棄石材燒製而成的千妍石來變化盆器外觀,製作成千妍石創意盆栽。

  寒假期間辦理「小小解說員」營隊活動,經由三天的活動,以生動的解說,帶領學員走訪自來水博物館及淨水場,使學員了解自來水設施演進的歷史及現代淨水流程;並設置關卡,模擬古時候的自來水設施取水、淨水、配水的過程及現代管線工程規畫、水管醫生體驗等,讓學員透過闖關遊戲更加了解水源地的核心;設定解說主題,以小組形式討論,親身規劃動線,引導學員解說技巧及所具備的要素,讓學員運用所學,實地上場解說,啟發學員對解說員的職責及環境倫理有更深切的體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