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神奇檢測筆不神奇,全面性檢測水質才能為水質把關一、神奇檢測筆真有那麼神? 最近市面上常有廠商利用一種聲稱能快速檢測水質好壞的檢測筆,插入水中即有讀值,利用讀值的高低來判斷水質好壞,藉此手法來推銷檢測筆,真的有那麼神嗎?其實該檢測筆只能檢測水中總溶解固體量的多寡,它僅僅只是68項飲用水水質標準中的一個項目,不能代表水中微生物、重金屬及農藥等有害物質的檢驗結果,無法據以判斷水質好壞及是否安全,業者僅利用該手法來誤導消費者,進而達成推銷其他淨水產品的目的。 二、什麼是總溶解固體量? 水中總溶解固體量(Total Dissolved Solids),英文簡稱TDS,是用以表示溶解於水中的固態物質的總含量,包括碳酸氫根離子、氯鹽、硫酸鹽、鉀、鈉、鈣、鎂等無機鹽及少量可溶性之有機物質。TDS測值的高低,通常與水源的環境背景有關,不能完全代表水質的好壞,亦不能顯示是那種物質含量較高,那種物質含量低,也無法反映水中有害物質濃度的高低,僅代表該飲用水源之地質溶出狀況,例如礦泉水或地下水通常TDS測值較高。 三、飲用水水質標準中的總溶解固體量限值 一般TDS低於每公升600 毫克之水質口感較佳,通常高於每公升1200 毫克時,才會令消費者無法接受。我國飲用水水質標準訂定限值為每公升500 毫克,美國則訂於二級飲用水水質標準為每公升500 毫克,日本為每公升500 毫克,主要均為適飲性考量。臺北的自來水大部分TDS平均約為每公升65 毫克,少數使用雙溪或陽明山等高地的水源,因富含礦物質,所以TDS較一般平地為高,有每公升100 毫克以上甚至可達每公升200 毫克以上。 四、飲用水水質標準管制項目 依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06年1月10日最新修訂頒布的「飲用水水質標準」管制項目多達68項,主要可概分如下: (一)細菌性標準:包括大腸桿菌群及總菌落數等2項。 (二)物理性標準:包括濁度、色度、臭度等3項。 (三)化學性標準:共63項指標,又可分為: 1、影響健康之物質:如砷、鉛、鎘、汞等重金屬、農藥、總三鹵甲烷及揮發性有機物等44項。 2、可能影響健康之物質:如氟鹽、硝酸鹽氮、銀等5項。 3、影響適飲性之物質:如鐵、錳、銅、鋅、鋁、氨氮、總硬度、總固體溶解量等12項。 (四)自由有效餘氯。 (五)氫離子濃度指數。〔詳閱內文〕
決戰場外以退為進,因應特高濁度大躍進有研究指出侵襲亞洲的颱風強度增加14%,顯示台灣正面臨全球暖化極端氣候威脅;台灣的氣候風險依據國際組織「德國監測」(Germanwatch)評比高居全球第7名。大臺北地區自來水水源主要來自新店溪,占整體供水量97%以上,近10年颱風期間,新店溪上游南勢溪集水區降雨量和原水濁度均呈現上升趨勢;且自104年起原水濁度上升幅度益形明顯,蘇迪勒颱風甚至飆升至近4萬度之歷史新高。北水處肩負大臺北地區500萬人用水之重責大任,其中直潭淨水場更占北水處總供水量約75%,面對颱風特高濁度所造成之衝擊,如何自風災處置過程中吸取經驗並研擬出具體有效因應對策,以面對未來更嚴峻的考驗,刻不容緩! 北水處直潭淨水場面對颱風期間新店溪原水濁度飆升的因應對策為「決戰場外」與「以退為進」,颱風暴雨來襲時,湍急河川夾帶大量漂流物及泥砂有如千軍萬馬源源不斷衝擊淨水場,其所造成強大威脅形同作戰,所謂「決戰場外」的構想即在高濁度原水進入淨水場前,先降低原水濁度,以減輕後端淨水處理設施負荷,因此,在淨水場前之沉砂池設施內,分別於前、後端增設不鏽鋼檔板,讓檔板之間形成一緩衝沉降區域,當高濁度原水流經此緩衝區後先行沉降,下層濁度高的原水由排砂閘門排除,上層濁度低的原水再進入淨水場,以105年梅姬颱風為例,原水濁度曾攀升至近2萬度,經沉砂池檔板緩衝沉降後,進入淨水場的濁度可降至1萬度左右,效果相當顯著。〔詳閱內文〕
|
賞花燈、喝好水2018臺北燈節自2月24日起開幕,北水處配合燈節主題區共設置14座直飲台,提供自來水直接飲用服務;其中三大主題區紅樓、中山堂及北門等設置4座直飲台,此外鄰近的西本願寺亦設1座,這些都是常設固定直飲台,另結合特色燈節景點西門城垛燈牆(市立國樂團前)、守護巨人(福星國小前)、地景燈海(中華路1段25號前)等3處增設行動直飲台9台,以均勻分佈於燈節展區,讓賞燈民眾開心賞燈之餘,能就近及輕鬆喝到台北好水,期鼓勵民眾自備水瓶盛裝,減少一次性容器使用,讓喝水更環保便利。北水處所供應的自來水均經嚴格檢驗,符合國家標準,民眾可安心飲用。 去年燈節直飲推廣採用白色圓柱流線型親子式行動直飲台,意外引發「潔白如馬桶」飲水台的話題,今年北水處推陳出新,特別推出造型醒目、觸感自然、具時尚感的WATER行動飲水台,將設置於守護巨人大型展燈附近(福星國小前),讓民眾所見即所得,看見WATER就有臺北好水可飲用,此款飲水台藉由5個英文字母字體的形態設計不同的飲水方式,提供喝水、水壼盛水、簡易洗滌等多種功能,賦予每個字體飲水台不同的飲水體驗,在材質方面選用原木,原木面層以手刮方式凸顯木紋紋路,增加使用觸感,借由流動木紋紋路,呈現自然水紋意象。 此外還有工業風格的不鏽鋼親子式飲水台,將設置在地景燈海(中華路1段25號前),這是採用目前北水處汰換臺北市老舊自來水管線所使用的優質不鏽管所轉化而成的飲水台,材質為醫療等級的306不鏽鋼材質,除燈節提供民眾飲水使用外,更具有教育性意義,讓民眾更能瞭解埋在地下家戶普遍使用的優良自來水管材,讓民眾飲水安心。 另為考量行動不便者飲水需求,營造燈節友善飲水環境,於西門城垛燈牆(市立國樂團前),設置現代簡約風格倒L形人造石飲水台,這款飲水台設計符合行動不便者(身障輪椅人士)尺度的飲水台,兼顧身障輪椅人士飲水權益,讓臺北燈節不僅好玩、好看,更是好喝、友善的飲水環境。
自來水管線汰換現況北水處的供水區域包括臺北市全部及新北市三重、中和、永和、新店等4個行政區與汐止區7個里,肩負大臺北地區390餘萬人口的供水重任,是北臺灣最大的都會區域公共給水系統,並與台灣自來水公司的管線系統在板橋、蘆洲、淡水、關渡等都有連接,可在必要時相互支援水量,若將支援水量計算進去,北水處日常供水人口數可達500萬人以上。 在水源部分,大臺北地區的水源97.5%來自新店溪上游的南勢溪與翡翠水庫,為臺北地區主要的水源,並已經劃定為「臺北水源特定區」,設有專責單位管理,確保水源區不受汙染。另外還有2.5%的水源則來自雙溪、陽明山等高山水源,相關水源亦劃設為水源水質保護區,所以臺北地區的水源在相關單位努力下都有受到很好的保護。 北水處從南勢溪、翡翠水庫、雙溪、陽明山等水源取得的原水,透過直潭、長興、公館、雙溪及陽明等5座淨水場處理後,經由清水幹管、配水池、加壓站以及6,300公里長的自來水管線,將乾淨的自來水輸送至家家戶戶,讓所有的市民打開家裡的水龍頭即有乾淨的水可以使用。而且臺北地區的供水管網係雙線供水網絡,各供水區域皆能相互支援,更進一步確保供水無虞。 另外,臺北的自來水歷史可追溯到1910~1940年代,當時日本人在臺北埋設了最早的自來水管網,稱為臺北水道,主要集中在艋舺、大稻埕和臺北城周邊,大約能服務40萬人。 隨著1960年以後臺北經濟越來越蓬勃發展,人口與用水需求激增,臺北自來水處理設施及管線系統也不斷擴充。當然長年下來,管網中的管線就會有老化及漏水情形發生,相信大家都還有印象,2002年全台乾旱,翡翠水庫水位降至歷年新低,已不足以供應臺北地區正常供水,因此不得不實施分區輪流供水,造成大家生活上相當的不便,但是也因為這個契機,北水處認為若不積極正視管網漏水的問題,在地球暖化極端氣候經常發生的情況下,缺水問題將會一再發生。〔詳閱內文〕
|
春季暢遊自來水園區櫻花世界春天的腳步近了,而園區近年種植「河津櫻」、「吉野櫻」、「八重櫻」與「山櫻花」也伴隨著年節陸續開放,其中,自來水博物館周邊所種植53株「河津櫻」,因花瓣較一般櫻花大,花朵呈粉紅色,盛開時花團錦簇,深受賞花者喜愛,今年適逢農曆春節齊聚開放,不但為自來水園區增添浪漫粉色氣氛,更象徵圓滿喜氣,吸引眾多民眾前來遊賞拍照。 除了粉嫩的河津櫻之外,園區消壓塔周邊還種植有近百株的吉野櫻、山櫻花及八重櫻,也預計將在3月陸續綻放,讓民眾一次享受不同櫻花多姿態的美麗! 自來水園區緊鄰捷運公館站,賞花無須煩惱人潮與交通問題,搭乘捷運至捷運公館站4號出口步行僅需5分鐘即可抵達,邀請喜愛櫻花的民眾,快抓住賞櫻好時光,一同到自來水園區共遊粉色櫻花世界!!相關花訊歡迎電洽 (02)8369-5104查詢。
節約用水免煩惱 家戶節水到府來幫您為提升家戶節水成效,除繼續以往抄表時發現突增水量的家戶以貼單提醒外,近2年北水處更推動免費家戶節水到府服務,服務的內容有5大項,包括水表查漏、檢查馬桶漏水、調整水龍頭水量、加裝節水器及取水檢驗水質等,以協助用戶儘早發現漏水儘速僱工檢修。 根據家戶節水服務的經驗,許多用戶家中馬桶漏水卻不知道,白白浪費水資源,因此北水處提醒用戶,若接獲「用水量突增通知單」,應先停止用水,並查看自家水表是否仍轉動,如果水表的三角指針仍轉動,表示有漏水的情形。根據經驗,最可能是馬桶漏水,建議先檢查馬桶水箱,查看塑膠墊片是否老化無法密合或浮球過高等情形而造成溢流,另外用戶若在頂樓水表後有裝設加壓馬達,亦請觀察未用水時,馬達是否有異常啟動,若尚有疑義可以致電各營業分處進一步諮詢。 北水處107年度擴大辦理家戶節水到府服務,預計執行7,500件,民眾可以至北水處官網報名,但因為人力物力有限,將以每期用水超過60度的用戶優先服務。
臺北自來水園區環境教育中心代表臺北市參加第6屆國家環境教育獎比賽臺北自來水園區於101年2月6日通過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積極辦理環境教育推廣工作,104年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評鑑合格,並於106年展延通過;自101年迄今,環境教育中心已培訓4期環境教育解說員(志工),持續致力發展環境教育主題課程及活動,針對不同的參加對象提供活潑、豐富且多元的課程內容。 臺北自來水園區環境教育課程及活動深受好評,本屆經臺北市政府推薦參加「第6屆國家環境教育獎」比賽。評審委員於107年1月10日下午蒞臨環境教育中心進行書面資料及實地現勘審查作業,並對於資源整合與運用、人力運用、課程方案設計與執行、專業素養提升等面向,委員們多持正面的評價及肯定,並期許環境教育中心成為臺北自來水事業處企業責任的行動窗口,使水環境教育從臺北自來水園區延伸到團體及學校,更是延伸到民眾及家庭。 歡迎到此一遊!相關環境教育課程,請洽臺北自來水園區環境教育中心(官網http://twpeec.water.taipei或電話02-8369-513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