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管網的歷史

1910~1940年代,日本人在臺北埋設了最早的自來水管網,稱為臺北水道,主要集中在艋舺、大稻埕和臺北城周邊,大約能服務40萬人。
1940年代臺北盆地內最大的自來水管網-臺北水道
1940年代臺北盆地內最大的自來水管網-臺北水道
除了臺北水道之外,當時臺北盆地周邊還有5個小型水道網,分別稱為淡水水道、北投水道、士林水道、新莊水道、板橋水道,多半取用附近山澗溪流水源,只有板橋水道的水源來自現在永和水源路一帶的平地水,算是比較特殊的。除了臺北管網在草山的幾個水源迄今仍持續湧出,其他小型水源目前多已枯竭或者受污染不能使用了。
當時日本人埋設的管網,大管線(配水管)採用鑄鐵管,而用戶小管線(給水管)則採用鉛管,各街廓轉角處都設有消防栓,以供火災時滅火之需,在草山系統中,甚至利用高程差設置發電所,這樣的水道建設在東南亞算是相當先進的。
然而,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到了1944年,日本敗象顯露,無力進行更多管網建設,更糟的是,美軍開始肆無忌憚的轟炸破壞,持續到1945年8月,將近一年的空襲,臺北遭受許多損壞,地底下的管線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
1945.5.31 臺北大空襲 遭到美機轟炸,燃燒中的臺北1945.5.31 臺北大空襲 遭到美機轟炸,燃燒中的臺北
1945.5.31 臺北大空襲 遭到美機轟炸,燃燒中的臺北

臺北管網的擴張

1967年臺北市行政區擴張,併進臺北縣數個鄉鎮後,經濟更為蓬勃發展,為了滿足激增的人口與用水需求,當時的臺北水廠致力擴充水處理設施及管線系統,以追趕不斷增加的需求。 1960~1980期間臺北陸續投入龐大的資金推動四期自來水擴建工程,而1990年代末期開始的第五期擴建工程更讓北水處的每日最大出水量一舉超過300萬噸(1950年代僅40萬噸)。噸)。
中永和都市化迅速,管網跟著擴張
中永和都市化迅速,管網跟著擴張
臺北管網的擴張程度,可以拿自來水「普及率」當作觀察指標,因為惟有管網鋪設到家,水才會宅配到家。日治末期,1945年臺北的自來水普及率僅為22%,到了1970年即巨幅成長為70%,至1985年甚至突破99%。也就是說,到了1980年代末期臺北幾乎每家每戶有自來水了,這樣的成果與其他國際先進都市相比,絲毫不遜色。 以中永和為例,戰後,該處完全沒有自來水設施,普及率為0%,到了1966年,自來水普及率也僅13% 。但是到了1970年代,人口呈爆炸成長,短短十年間,人口由80萬迅速增加到200萬,成為臺北最大的衛星市鎮,同一時刻,北水處的管網系統也很快隨之擴張,跟上都市化的腳步,自來水普及率在1977年旋即衝高至77%。因此當年管網鋪設工作只能以「暴衝」兩字來形容。
到了1980年代晚期,臺北管網已經擴大十倍,而且許多原本在地上的線路如電力、電信於1990年代開始逐漸埋入地下,再加上瓦斯、污水、雨水、光纖等線路,整個地下管線十分擁擠。 由於法令的限制,過去北水處汰換管線僅限於更換大口徑的配水管。至於連接到用戶水表的小口徑給水管,雖然同樣埋設於道路下,因為屬於用戶產權,並不在更換之列。長年下來,管網中的小管線老化滲漏嚴重。根據近十年的修漏紀錄顯示,約95%的漏水都發生於給水管,而且給水管的總長度約佔管網全長的40%,隨都市建築物的興建而廣為佈設。 這段「追趕需求」的歷史中,臺北幾乎將所有的人力、經費投入系統擴充、增加出水量、埋設新管線,至於水管老化漏水問題以及管網更新的工作,根本無暇顧及。
管網擴張史
臺北管網分佈圖
臺北管網分佈圖

管網改善非一蹴可及

北水處轄區供水管網長達6200公里,總長度比地球半徑還要長。這些管線分佈在480平方公里轄區內,供應380萬人口,2002年每天宅配到家的水有250萬噸。
管網汰換工程有多困難?
考慮城市道路挖掘的忍受程度,以及北水處埋設管線的極限能力計算,即使一年汰換管線長度約170公里,雖能由臺北連到彰化,但只占管網總長度的2.6%。換言之,如果缺乏重點、沒有目標的汰換,必須要38年才能換完一輪。
由於管線都埋在車水馬龍的道路下,地下各類管線龐雜,施工已經不容易,為了不嚴重衝擊交通及影響用戶用水,不允許我們把馬路圍起來慢慢做, 必須上午停水開挖,傍晚恢復通水通車。在過去,問題管線的改善十分緩慢,管理上更是困難重重。
水管遭到其他管線覆蓋-不易維修
水管遭到其他管線覆蓋-不易維修
廢管不明管盲腸管多

過去使用的水管材質容易劣化漏水
PB管龜裂MJP繡蝕GIP腐蝕